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党的十三大报告
    2012-12-07 21:14:42 点击率: 来源:本站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赵紫阳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同志们!

  我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一、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坚持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十二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七次全会和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和开放,加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到这次大会,共九年时间。这九年,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九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现在看来,到本世纪末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完全有把握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或者找到了解决的途径:

  ――十亿人口的绝大多数过上了温饱生活。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前进。还有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也有了改善。

  ――城乡广开就业门路,城市新就业的劳动力达到七千万人。农村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八千万农民转入或部分转入了非农产业。

  ――市场供应大为改观,基本扭转了过去那种消费品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

  ――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显著改变,逐步转上大体协调发展的轨道。

应当说,这九年是建国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同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年中,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发展屡遭挫折,人民生活改善甚微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九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在拨乱反正基础上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改革和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正在形成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性的发挥,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

  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解放。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积极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开始形成潮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更清楚地看到,这九年之所以不平凡,所以举世瞩目,就是因为许多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体制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奠定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又一次革命。

  为了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推进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排除各种“左”的和右的干扰的结果。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健康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觉悟,进一步积累了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正面教育和正确批评来反对错误思想的经验。在全面改革的深刻变革中,保持安定团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不容易的。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人民政治生活日趋活跃。爱国统一战线空前扩大。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各民族的兄弟团结更加巩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进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展开。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卫生、体育事业欣欣向荣。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逐步实施。

  ――国防建设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军队的整编和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在裁军百万的同时,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新的进步,防卫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抢险救灾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英、中葡已就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达成协议。我们还要按照这个原则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历史将证明,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

  ――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围绕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发展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更多了。

同志们!九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建设、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开拓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九年来的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请允许我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感谢人民对我们党的信任和支持。一切亲身经历这九年伟大变革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炎黄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的历史性变化感到自豪。

  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满。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比预料的多。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还有不少失误。新旧体制正在交替,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仍然存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还有市场,僵化思想仍然束缚着一些同志的头脑。特别是对不少环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是很不满意的。我们一定要正视它,努力去消除它,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我们原来的基础很差,过去耽误的时间又太多了,现在还相当落后。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严峻的。如果对这种形势缺乏认识,不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中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必须警醒起来,团结一致,奋起直追。

  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们要总结经验,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进一步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正确解决这个任务,将有力地促进全党团结和党与各族人民的团结,保证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也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突出的景象是: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⑴⑵)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们曾经急于求成,盲目求纯,以为单凭主观愿望,依靠群众运动,就可以使生产力急剧提高,以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我们还曾经长期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推到次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或者只适合于某种特殊历史条件的东西,被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被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由此而形成的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教育我们,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极端重要的问题。

  那末,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呢?

  第一,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必须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第二,必须坚持全面改革。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

  第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闭关自守只能越来越落后。

  第四,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第五,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应当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初级阶段,不安定因素甚多,维护安定团结尤为重要。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因为封建专制主义影响很深而具有特殊的迫切性,又因为受到历史的社会的条件限制,只能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第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要根据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同时也对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克服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现代化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同志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在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将长期存在。如果思想僵化,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实际上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滋长和蔓延。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由于“左”的积习很深,由于改革开放的阻力主要来自这种积习,所以从总体上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关于经济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

  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矛盾的焦点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只有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争取年年有所进步,才能逐步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保证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要求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为此,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一)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更谈不上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前进。不改变设计落后、装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松懈的状况,工业和其它部门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产品水平低,质量差,消耗大,成本高,不仅糟踏资源,不能缓解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站不住脚。尤其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抓紧时机,急起直追,就无法缩短我们在经济技术上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一切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

  加速科技进步,应当立足我国实际,放眼世界,选准发展方向和重点。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要着重推进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使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主干部分的技术面貌有明显改善;积极推广普遍适用的科技成果,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继续实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计划。与此同时,要组织精干力量不失时机地开展高技术研究,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软科学。必须加快改革,形成科技同经济密切结合的机制,增强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和压力,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和技术成果商品化的进程,缩短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建设的周期。要继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同国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密切结合,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建议国务院制定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合理组织全国科技力量,通力协作,尽快实施。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同时继续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按照实际需要,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必须进一步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继续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充分发挥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一切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优异成绩的人们都要给予奖励。必须下极大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努力建设起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劳动大军。在充分发挥我们自已的科技人员的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工作。

  (二)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适当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使之与国力相适应,合理掌握生活消费增长的幅度,使之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做到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各自平衡和相互之间的基本平衡。在各项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审时度势,自觉地及时地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平衡,以经常性的小调整来避免比例严重失调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大调整。对目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种种挥霍浪费、奢侈成风的现象,必须坚决加以制止。对今年以来出现的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趋势,必须采取坚决措施进一步加以控制。

  经济总量平衡同经济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总量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这个问题越往前去会越加突出,这是因为:第一,在向小康水平前进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对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要求愈益迫切,居民对档次较高的消费品的需求增大,选择性明显增强,所有这一切都对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第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需要,也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因此,能否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我国国内市场广阔,传统产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余地;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又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要把这两方面的有利条件很好结合起来,以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产业为重点,同时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根据这样的考虑,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坚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的同时,充分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和通信业;努力振兴机械、电子工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装备;以积极推行住宅商品化为契机,大力发展建筑业,使它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否则经济发展没有后劲。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也不能孤立进行,要同其它方面的发展相协调。在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上,既要重点发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又要逐步加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使不同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要给予必要的支援,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符合这些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增强它们的发展活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要发挥市场和自由竞争的作用,而且要依靠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组织结构政策,并运用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来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改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发展为改革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这样,就有可能把发展和改革、计划和市场、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结合起来,并在计划工作上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这里有必要着重讲一讲关系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极端重要的农业问题。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发展还很不稳定,加强农业建设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又必须继续合理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并且把它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保持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要巩固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鼓励兼业经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逐步达到合理的经营规模。要注意城乡改革的配套,处理好城乡矛盾,巩固工农联盟。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都应当增加农业投入,地方财力要更多地用于农业,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治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积极加强土地管理,努力抑制耕地大面积减少的现象。要大力增加化肥、塑料薄膜、农药、柴油和农业机械等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加强对农业的物质支援。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积极运用科技成果,努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在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对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别是食物结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节,使之同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和生产水平相适应。总的来说,我国农村还处在开发时期,许多资源还没有合理利用,潜力很大,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都是十分广阔的。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已经在实行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

  出口创汇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范围,影响着国内经济建设的规模和进程。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我国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竞争力、见效快、效益高的出口产业和产品,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多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以争取出口贸易较快地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发展劳务出口和技术出口,努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进口的重点要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凡是适宜于国内生产的重大设备和其他产品,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做到立足于国内。积极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国产化进程。为了更好地扩大对外贸易,必须按照有利于促进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外贸体制。

  对于国外资金的利用,要根据偿还能力和国内资金、物资配套能力,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结构,大力提高外资使用的综合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立法,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必须继续巩固和发展已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正确确定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规划,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

  同志们!这里还要特别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我国在人口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在又正直生育高峰,计划生育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否则势必影响既定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强调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向,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人民解放军和国防工业、国防科技战线的广大职工,顾全国家建设大局,努力支援和参加经济建设,同时在推进国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今后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国防技术,改善部队装备,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同时,改革的部署和实施又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样,就能够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必须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科学理解。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例如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发行债券、股票,都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当利用它们为自己服务,并在实践中限制其消极作用。过去的许多做法,如直接向企业下达过多的指令性指标,实行统购统销和供给制式的分配,有的是在建国初期国内国际环境中为加快奠定工业化基础而采取的,有的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的固定不变的东西,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改革就会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障碍。总之,我们已经进行的一切改革,都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全党同志应该进一步提高和统一认识,更加坚定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把计划调节和指令性计划等同起来。应当通过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按照等价交换原则签订定货合同等多种办法,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

  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这决不会改变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只会使企业更加生气蓬勃,使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可以依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无论实行哪种经营责任制,都要运用法律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都要通过竞争产生合格的经营者,(⑵⑶)以企业经营成果包括资产增值作为奖罚经营者的主要依据,促进大批精明强干、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涌现出来;都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完善企业内部各种经济责任制,整顿劳动纪律,严格科学管理;都要注意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营者的管理权威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形成经营者和生产者相互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目前实行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是实行两权分离的有益探索,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及个人入股,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继续试行。一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可以有偿转让给集体或个人。

(二)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

  横向经济联合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和企业群体、企业集团的兴起,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因势利导,在深化改革中继续加以推进。

  企业之间的联合,是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形式。应当坚决抛弃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状态,通过联合投资、相互参股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与重新组合。应当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优质名牌商品为龙头,以促进科研和生产的联合为重点,积极发展企业群体或企业集团,以适应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要把联合的决策权交给企业,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自愿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防止采取行政办法拼凑各种行政性公司。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把城市首先是大中城市建设成为多功能的、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城市也一定要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并敞开大门,实行全方位开放,不仅为本城市服务,还要为周围农村服务,为它所联系的整个经济区服务。

  (三)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单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垄断的或分割的市场不可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封闭的市场不利于发展国内的合理分工和促进国际贸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积极而稳步地推进价格改革,理顺商品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进行价格改革要同调整收入政策相配合,保证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致在改革中下降,并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积极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商品流通组织、外贸组织、金融组织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市场发育。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和物价管理,严格执行市场管理法规,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

  (四)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宏观调节与搞活企业、搞活市场三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离开了宏观调节,市场会乱,企业也会乱。但是,采用原有的直接管理方式,对生产要素实行调拨分配,企业没有自主权,市场难以形成,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也无法建立和发展。因此,必须从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出发,加快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货币流通规律适当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发展多种金融机构,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金融工具,聚集和融通资金,以推动经济的协调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根据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原则,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在一定时期,国家对极少数重点建设工程和特殊企业,以及某些重要而又短缺的商品,仍需保持必要的直接控制,但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进控制方式。

  抓紧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并加强司法、严肃执法。对企业、市场和各经济部门,都要实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整顿和加强财经纪律,以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全局利益。

(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应当允许有所不同。

  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必须尽快制订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应当切实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六)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当前分配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必须继续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在严格质量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

  消费的增长持续超过生产的增长,是改革初期很容易发生的问题。它影响经济稳定,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给改革带来严重困难,最终导致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消费膨胀势必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失去活力。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坚决防止消费膨胀,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奖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同时在宏观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调节制度和办法。

  深化改革的每一项措施,归根到底,都要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企业产品质量低劣。必须认识,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民族的素质。各部门、各企业和全体社会成员,都要为不断提高我国产品质量而努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既要革除或矫正生产关系中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又要培育和建立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改革的深化将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更为深刻的调整,不可能没有阻力。我们是在经济环境还不宽松的条件下进行改革的,这又增加了改革的困难。我们经验不足,在指导工作上也难免有失误。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还不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现在看来,建立新体制框架所需的时间,会比原来的估计要长一些。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立足于现实条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确定改革重点,分阶段配套进行,使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年八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这些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要用这些要求来检验改革的成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决不能搞破坏国家法制和社会安定的“大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和封建主义影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各项改革措施,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

  (一)实行党政分开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形势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才能加强党的领导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在改善党的领导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党的领导无法真正加强,其他改革措施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家政权、群众团体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党应当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应当充分尊重而不是包办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中央、地方、基层的情况不同,实行党政分开的具体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党中央应就内政、外交、经济、国防等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推荐人员出任最高国家政权机关领导职务,对各方面工作实行政治领导。省、市、县地方党委,应在执行中央路线和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对本地区的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它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保证国务院和上级政府指示在本地区的实施;对地方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向地方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它们与同级地方政权机关的关系,应在实践中探索,逐步形成规范和制度。乡、镇一级的党政分开,可以在县一级关系理顺后再解决。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也要随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推行,逐步转变为起保证监督作用。

  为了适应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必须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今后,各级党委不再设立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党委办事机构要少而精,与政府机构重叠对口的部门应当撤销,它们现在管理的行政事务应转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政府各部门现有的党组各自向批准它成立的党委负责,不利于政府工作的统一和效能,要逐步撤销。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处理法纪和政纪案件,应当集中力量管好党纪,协助党委管好党风。现在由上级行政部门党组织垂直领导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要逐步改由所在地方党委领导。从党政不分到党政分开,是我们党的领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必须指出,党政不分实际上降低了党的领导地位,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党政分开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党政不分使党顾不上抓自身的建设,党政分开才能保证做到“党要管党”;党政不分使党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容易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甚至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党政分开才能使党驾驭矛盾,总揽全局,真正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党政不分使党处在直接执行者的地位,党政分开才能使党组织较好地行使监督职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全党同志都应该自觉地、积极地、高高兴兴地投入这场改革,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二)进一步下放权力。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不仅表现为行政、经济、文化组织和群众团体的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领导机关,还表现为基层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领导机关。一方面,领导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陷于事务主义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基层缺乏自主权,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克服这一弊端的有效途径是下放权力,这一点已为农村改革所证明,应当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实行。

  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应由下面决定和执行,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要在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逐步划清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做到地方的事情地方管,中央的责任是提出大政方针和进行监督。在政府同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要按照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原则,将经营管理权下放到企事业单位,逐步做到各单位的事情由各单位自已管,政府的责任是按照法规政策为企业服务并进行监督。在党和政府同群众组织的关系上,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逐步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地方、部门和单位,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依照法规和政策办事。为了使企业具有充分活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下放权力必须以扩大中心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的权力为重点。凡是规定下放到城市和企事业的权力,各中间层次一律不得截留。这是打破条块分割的重要措施。下放权力涉及许多规章制度的改革,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转变职能和改革机构,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逐项做出具体规定。

  (三)改革政府工作机构。

  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同官僚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都将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应该看到,政府机构庞大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也是形成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下决心对政府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建议国务院立即着手制定改革中央政府机构的方案,提请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后付诸实施。

  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要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要从机构配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适当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转变综合部门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要贯彻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清理整顿所有行政性公司和近几年升格的机构,撤销因人设事的机构,裁减人浮于事部门的人员。为了保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必须认真做好机构变动中的人员调整。要做到工作能正常运转,人员有妥善安排。从总体上说,这次机构改革在人员问题上要解决的,主要是调整结构,提高素质。要把人员的调整和培训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将一部分人员调整到需要加强的国家机关以及经济、文化组织。为了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并使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须加强行政立法,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要完善行政机关组织法,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用法律手段和预算手段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层层建立行政责任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制定行政诉讼法,加强对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员的监察,追究一切行政人员的失职、渎职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活力、效率、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近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国家干部”这个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这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

  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推荐各级政务类公务员的候选人,监督管理政务类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凡进入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应当通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他们的岗位职责有明确规范,对他们的考核依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他们的升降奖惩应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他们的训练、工资、福利和退休的权利由法律保障。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有利于造就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家,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国家行政管理的稳定性。建立和完善这样一种制度,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当前要抓紧制定国家公务员条例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组建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筹办国家行政学院。

  在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还要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管人与管事既紧密结合又合理制约的原则,对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主要有:党组织的领导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由各级党委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建立类似国家公务员的制度进行管理;群众团体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原则上由所在组织或单位依照各自的章程或条例进行管理。

  无论实行哪种管理制度,都要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的原则。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为优秀企业家和各种专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已经并将继续引起企业人事制度的一系列变化。应当适应这种形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新的企业人事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竞争机制还应当引入对其他专业人员的管理。各行各业,都要按照各种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使各种专门家和事业家能够成批涌现并且迅速成长为各方面的骨干和中坚。党内党外,都要创造人员能合理流动、职业有选择余地的社会条件,破除论资排辈等压抑进取心和创造性的陈腐观念。这样,人尽其才,各展所长,大家都有奔头,增强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全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就有了希望。

  (五)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只有建立在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切合实际,避免失误。领导机关的活动和面临的困难,也只有为群众所了解,才能被群众所理解。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必须有渠道经常地顺畅地反映上来,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这部分群众同那部分群众之间,具体利益和具体意见不尽相同,也需要有互相沟通的机会和渠道。因此,必须使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制度,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当前首先要制定关于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若干规定,明确哪些问题必须由哪些单位、哪些团体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对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基层单位内部的重大问题的协商对话,应分别在国家、地方和基层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展开。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把它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去做。要进一步发挥现有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注意开辟新的渠道。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实效,着眼于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近年来,各级

  • 马院微助理
  • 海南师范大学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