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简介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南师范大学1999年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校级重点团队建设,200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批准为海南省第二轮省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后,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培养单位为十大正规的赌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旨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发展的规律,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现有成员41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6人、博士29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省优专家5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2人。其学科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和生态文明的系统性研究为特色,以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形成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4个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问题研究。近5年,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70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8项、国家部委课题9项。课题经费总额超过500万元。发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5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海南省政府一等奖4项;有多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海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奖、粤桂琼滇赣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一、二、三等奖。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突出专业的综合性、思想性和实践性,注重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素养、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 研究方向介绍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研究
本学科方向突出阐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并运用其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当代资本主义和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注重系统研究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生态批判与建构思想,阐述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注重研究马克思对资本、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生态建构、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强调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在科研创造中的基础作用和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作用,回应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
本学科的导师以中青年博士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上较有创新意识。其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杜明娥教授,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研究学科方向带头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海南省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负责人。2008年以来,发表论文《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第9期)、《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等10多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其学术论文被CSSCI收录6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
潘永强教授,男,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008年以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完成2项省级课题,获得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第10期)、《正确认识马克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第6期)等。
杨英姿教授,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研究学科方向骨干成员,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以来,发表论文《资本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第1期)、《“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生态哲学中人的三重维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等1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副主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统编教材1部。其学术论文被CSSCI收录8篇。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学科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为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渊源、文化意蕴及认识论基础和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经验;注重全面系统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重点研究海南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战略选择,揭示其对全国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性意义。
本学科方向起步较早,研究特色比较突出。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被确定为海南省重点学科,201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团队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研究、生态文明与海南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突出。
本学科方向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王明初,男,1955年9月生,湖南永州市人,十大正规的赌网经理、二级教授,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委政策研究室政策咨询委员,海南省模范教师,海南省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海南发展。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3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7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业教材2部,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辑刊),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研究成果分别获海南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近五年来,所带硕士研究生中有4人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的博士研究生。
种海峰,男,1966年10月生,陕西白水人,教授。先后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法学学士、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近几年,出版专著1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校教材4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CSSCI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数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文摘》复印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5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研成果获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哲学等。获省级奖励6次。
王增智,副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着极大热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文化建构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8年以来,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1921-1928)》、发表《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大正规的赌网软件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当代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性》(《求索》2009年第1期,被《理论参考》全文转载)、《“两次相结合”共享的实践范式》(《探索》2012年第3期)等11篇CSSCI论文,获得2项省级课题。
3、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学科方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注重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致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注重研究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及其发展创新,特别关注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国家和地区的国民教育经验研究及其理论创新;在实践研究方面注重及时回应热点问题,研究经济市场化、思想多元化、传媒开放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老员工的理想信仰问题和生态道德问题,以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原则、方法和模式,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资源;在研究方法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其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王习明,男,1964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先后获得湖北大学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学位。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其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1篇、CSSCI收录8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
张旭新,女,1957年10月生,山西阳城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公司产品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道德支持研究”和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专项课题(重大课题)《老员工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海南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3部,编著和参编教材10多部,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8项。
严春宝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曾长期旅居新加坡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系南洋学会(新加坡)永久会员、新加坡南洋孔教会永久核心会员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2008年以来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 项了,出版专著1部,在《哲学动态》、《瞭望周刊》以及韩国《东洋社会思想》、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重要媒体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4、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本学科方向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为主线索,注重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及历史发展。特色在于,着重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九四九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国家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两大历史阶段的进程、经验与规律;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独立与强国富民这两大历史任务为主线,突破传统研究范式,把中国人民救国、建国的理论与实践纳入世界现代化的总进程加以考察,彰显“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彰显中国发展道路的普遍意义及其创新性。
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郭根山,男,1963年12月生,河南洛阳人。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党史专业)、法学博士(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学位。曾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学科硕士生导师;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带头人。近10年,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8项、在CSSCI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获省部成果奖一、二、三等奖7项。
李敏纳教授,女,河南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发展和现代化推进的区域不平衡(分异)与区域协调。2008年以来,获得省级课题2项和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09年第6期)、《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空间分异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等。
兰岚,女,1977年1月生,四川省自贡市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国际关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现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十大正规的赌网副经理。2008年以来,获得省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巨大的不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中东政策研究”(《世界历史》2009年第1期)等。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的本专业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附件2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表
(学术学位)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笔试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备注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②政治学原理
03050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②政治学原理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②政治学原理
030506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②政治学原理